Harbin 1 - 哈尔冰市圣母安息教堂

哈尔冰市圣母安息教堂

圣母安息教堂,又名圣母升天教堂,也称乌斯平卡亚教堂,位于哈尔滨新市街(现东大直街)俄侨新墓地。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俄侨涌入哈尔滨,工作和定居在这里。他们便在哈尔滨开辟墓地,以安葬死者。最初的墓地设在高士街(今高谊街一带),用来埋葬死去的筑路工人。后来由于城市规划的需要,这个墓地被废弃,1902年又在新市街(今南岗大直街54号处)划出一块地盘,辟为墓地,位于圣母帡圣母安息教堂幪教堂附近,俗称老墓地。这里埋葬的多是乌克兰人。由于墓地太小,需要埋葬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又在大直街的尽头开辟了一处墓地,被称为新墓地,也就是现在哈尔滨文化公园这个地方。而这座圣母安息教堂,就是为死者举行祭奠活动的地方。

 自1902年始至1958年止,共埋葬俄国东正教徒44226人。其中不乏显贵,比如部任俄国驻哈尔滨副领事库尔恰也夫,哈尔滨公议会董事贝克尔等,就都埋葬在这里。1958年6月9日,根据哈尔滨市政府决定,把这座墓地牵往东郊荒山嘴子新墓地,这座新墓地占地5.22公顷,与犹太教墓地毗邻。

 圣母安息教堂修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9月,砖木结构,帐篷顶是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典型特征。教堂虽然规模不大,但造型别致小巧,呈方形,穹顶为钟楼。以严肃的白色墙面和简洁的外部轮廓,精致的装璜、恰当的比例、体现了强烈的形象和气氛。教堂入墓地口处上方的尖顶与大小不一的洋葱穹窿彼此呼应。入口处门廊廊柱、格窗华丽而古朴,玲珑而厚重。

 圣母安息教堂的钟楼,砖木结构,俄罗斯风格建筑风格,1922年建。钟楼原为外侨新墓地入口。这是一个独立的别致的钟楼,钟楼与教堂主体分离,且和谐成一体。1928年又修建了西大门。钟楼下的拱门充满神秘色彩。教堂的后面就是俄侨的新墓地。在圣父、圣子、圣灵的庇护下,无数俄侨在此觅得安息之所。钟楼中部高起如塔状,顶部是冠以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帐篷顶”。整座建筑绿顶白墙,简洁大方。圣母安息教堂

 1949年之后,教堂后面的所有墓地都移到了哈尔滨皇山公墓,在20世纪80年代教堂改为“文化公园”。钟楼上的洋葱穹窿和十字架都去掉了。钟楼的拱形入口变成了公园的大门。目前拱门之上,还有两层,第三层就是悬挂大钟的地方,再往上,就是高耸下去的尖顶。对照早期留下的照片就会发现,在尖顶上面,还有一个不大的洋葱头,洋葱头上是东正教的十字架。而现在都没有了。钟楼两侧还有辅助建筑,形成一个U形。进得门来,就可看见主教堂。道两侧长着高大的树木,主墙上爬满了攀缘植物。教堂呈四方形,上方中间一个带窗圆柱空起,托着一个巨大的洋葱头,但现在洋葱头已经不见了。教堂的大门个性十足,两个形体特异的研制柱墩支撑着十字相交的两个坡顶。礼拜堂两面开子母窗,里面的小窗做成罗马式风格的连续拱形。

 在哈市政府公布的第二、第三批保护建筑名录中,南岗区东大直街1号的哈尔滨游乐园西门被认定为一类保护建筑。距离此处保护建筑不足20米的一栋教堂小楼早在1997年就成为了哈尔滨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保护建筑。据悉,游乐园已与哈市宗教局、哈市文管站、哈市档案馆、哈市城建档案馆、冰上基地等单位联络过,并查找了圣母安息教堂和钟楼的相关资料,目前正在草拟修缮报告。

 负责人说,修缮完工后,他们计划将教堂打造成博物馆、历史图片展览馆或主题史料图书馆。很有希望,教堂还会在圣母保护之下生活。

圣母安息节至圣母啊,请拯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