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0 07 10.39.38 - 关于祷告

关于祷告

丹尼爾·思紹耶夫 神父

 

何為祈禱

 

祈禱是一個基督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講述了祈禱的意義,祈禱時的注意事項,一些常用禱文的內在含義。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作者丹尼爾神父,因為正教福傳事業,於2009年10月19日被槍殺於莫斯科的一所他親手建造的教堂內(時年35歲)。雖然他的肉體被殺害,但他的精神還在,他的講道還在。本文只是丹尼爾神父所著的《上帝之律法》一書中的一部分。如今在他的忌日譯出,謹表達一份敬意、紀念,願主在祂的國度中紀念他。百密一疏,錯誤難免,歡迎指教。

 

            善行的本質是上帝的特徵在受造界的反映。既然如此,沒有造物主的協助,完成這樣的善行就是不可能的。你如果不懇求,如何能得到這樣的幫助?此處即證明了祈求的必要性。

什麼是祈禱呢?正教最偉大的祈禱者之一天梯聖約翰這樣描述這項善行︰「祈禱的實質是人在上帝那裡駐足並與主合一,祈禱的效果是對平和的鞏固,與上帝的和解,眼淚的女兒及母親(是眼淚的母親開始看到自己的罪孽,由此而哭泣;也是眼淚的女兒--因為哭泣又加深祈禱,使祈禱純淨,不受其它思慮影響--作者語),對罪孽的憐憫,穿過誘惑的橋樑,抵擋悲愁的壁壘,對魔鬼攻擊的摧毀,天使的事工,無形體者的食糧,將來的快樂,無窮的事工,善德的源泉,恩慈的初因,無形的精進,靈魂的食糧,智慧的啟明,砍除絕望的利斧,希望的指示,悲傷的消滅,憤怒的抑制,照見靈魂成長的鏡子,進步的認知,靈魂狀況的展現,未來獎賞的預告,榮耀的徵兆。(西奈的天梯聖約翰,《神聖攀登的天梯》28,1)

在基督徒的生活中祈禱有如此的作用是不奇怪的。使徒保羅要求不停地祈禱:「不斷祈禱」(得前5:17)。基督徒的一切事工都伴隨著祈禱。從祈禱開始每一天,每一天也以它結束。飯前飯後,好事情的前後我們都向主祈禱。最理想的祈禱應像我們的呼吸一樣。它陪我們度過此世,並在此世之外也同樣陪伴我們。

祈禱的種類

            生活中不同的情況適用不同的祈禱。

            最普遍最初級的祈禱是祈求祈禱。耶穌基督應允到:「你們以我的名無論求父什麼,我必要踐行,為叫父在子身上得光榮。你們若因我的名向我求什麼,我必要踐行」(若14:13-14)。這些話不是空談。基督徒根據自己的經驗知道誰懇求主,主就會幫他。我們懇求對罪孽的寬恕,對善工的幫助,日常煩惱的解決。對於上帝來講沒有什麼是複雜的。

            但祈求時需堅信而不懷疑主是否會完成所求的。否則主不會回應那些三心二意的人,「不過,祈求時要有信心,決不可懷疑,因為懷疑的人,就像海裡的波濤,被風吹動,翻騰不已。這樣的人,不要妄想從主那裡得到什麼」(雅1:6-7)。

            下面就是主垂聽祈求祂的人的例子:

            一天長老杜拉和長老魏薩瑞翁在海邊行走,杜拉對魏薩瑞翁說:

            「神父,我想喝水!」

            魏薩瑞翁神父對海劃了十字,水就變甜了。杜拉喝飽了,就開始往他的容器裡裝水。長老看到就問他:

            「為何裝水呀?」

            「得罪了,因為在路上還想喝呢。」

            長老就回答道:

            「上帝在此,上帝在所有地方。」(沙漠教父語錄)

            全能的主不會實現那些有害的和不合時宜的請求。這很正常。如果我們孩子的請求有可能導致他死亡,或生病,或受到其他傷害,那麼我們也不會答應給孩子帶來損害的請求。上帝是所有信徒的父。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為什麼我們祈禱,上帝都聽不見?」祂聽到了所有祈求,包括那些有害的不合時宜的祈求。

            具備更完美形式的是感恩祈禱。使徒訓誨道:「事事感謝,這就是上帝在耶穌基督內對你們所有的旨意」(得前5:18)。

            無論不幸還是幸福,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應該感謝主。通過上帝大能的手降臨於我們的一切都是我們的福樂。就像醫生有時須開苦藥甚至給病人做手術是為了病人能痊癒一樣,上帝讓我們快樂和痛苦都是為了拯救我們。且不是從暫時的失敗裡拯救我們,因為這一切都會隨著死亡而消失,而是從無底地獄的永恆死亡裡拯救我們。

            如果我們讀殉道者的傳記,則會發現他們很多人會在酷刑、烈火中唱感恩讚詞。其中有些讚詞已進入我們的禮儀中(抵暮課中的《禧光頌》)。聖靈降臨于殉道者,他們因而感受不到折磨,並且透過死亡的晦暗看到愈來愈強的永恆光明。

            教會的偉大聖人之一——聖金口約翰,在流放中去世,他被背叛、陷害,失去神職和所有朋友,他最後的話語依然是讚美上帝。他說道:「為一切歸榮耀於上帝!」說著這些話,他的靈魂去到了造物主那裡。這是所有基督徒效仿的榜樣。

            誰不會感謝上帝,誰就是傲慢的,糊塗的。除了應得的懲罰,他不會從造物主那裡得到任何東西。

            最高級別的祈禱是讚頌祈禱:榮耀上帝的全善和創造整個宇宙的偉大善工。在進行這樣的祈禱時,人終於克服了自私的鐐銬。他已不考慮自己和自己的需求,已像天使一樣,驚愕於全能上帝的榮耀。這種祈禱意義巨大,因此教會要求我們做任何事都以「榮耀歸於父及子及聖靈,自今至永遠及於萬世。阿們!」來開始和結束。

            讚頌上帝——這是天國永恆宮闕的居住者所做之事。至高的天使對上帝詠唱頌歌。塞拉芬圍繞著上帝,高唱:「聖!聖!聖!萬軍的上主!祂的光榮充滿大地!」(依6:3)可畏的赫儒文用雷霆般的聲音頌道:「上主的光榮由那地方升起!」(則3:12)

            成聖之人朝拜造物主並讚頌祂(默4:9-11)。整個宇宙聽從造物主的聖意,以此向祂唱誦讚歌。所以我們也應當時時向世界的主宰獻上讚頌。上帝本身不需要我們的讚頌,但如果我們不讚頌美善的源泉,我們就不會獲得真正的明智。就像我們對著一幅精美絕倫的畫會心生讚美一樣,所以當人的靈魂在感知到造物主的存在時,表現出敬畏和忘我的讚頌本身就是應有之舉。

 

正確祈禱的條件

            要正確祈禱,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 首先祈禱者須具有正教信仰。基督說過:「因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祂必賜給你們」(若14:23)。因為不信基督的人,從上帝那裡不會得到什麼。
  2. 第二,祈禱時毋需多言。主說:「你們祈禱時不要嘮嘮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樣,因為他們以為只要多言,便可獲得垂允。你們不要跟他們一樣,因為你們的父,在你們求祂以前已知道你們需要什麼」(瑪6:7-8)。
  3. 必須原諒所有你怨恨的人。「當你們立著祈禱時,若你們有什麼怨人的事,就寬恕吧!好叫你們的在天之父,也寬恕你們的過犯」(谷11:25)。
  4. 必須堅信你定會從造物主那裡得到所求的,否則主不會答應你的祈求。「因此,我告訴你們:你們祈禱,不論求什麼,只要你們相信必得,必給你們成就」(谷11:24)。
  5. 須與自己的罪孽做鬥爭,因為「我們都曉得上帝不俯聽罪人,只俯聽那恭敬上帝,並承行祂旨意的人」(若9:13)。就像上帝說的:「我要垂顧的是誰呢?是貧苦者,懺悔者和敬畏我言語的人」(依66:2)。

具備這些條件的請求在高天將會被俯聽。

 

 

如何正確地祈禱

我們是由靈魂和肉體組成的,所以我們的祈禱也分外在的祈禱和內在的祈禱。就像使徒所說:「所以務要用你們的身體光榮上帝」(格前6:20)。

就像靈魂比肉體重要,內在的祈禱也比外在的祈禱重要。有時人只能進行內在的祈禱。先知摩西向主祈禱時就是內在的祈禱,沒有言語,但紅海應他的祈求而分開(出14:15)。但剛入門的基督徒不能總用這種祈禱,否則我們的身體得不到收穫,靈魂就會鬆懈。

內在的祈禱會按三個步驟發展。第一階段是有形的祈禱。當人祈禱時,他會想像聖人、聖母和上帝。聖教父們明確反對這種祈禱方式。因為這樣一來,他們朝拜的不是上帝本身,而是自己設想出來的幻象和偶像。所以,這種祈禱可導致入魔迷誤的可怕狀態(傲慢的最極端狀態——自欺),引起對魔鬼的迷戀,甚至是精神失常。

第二階段,這是祈禱者應該儘快到達的階段,叫理智的祈禱。祈禱時注意力集中到祈禱詞上,心開始轉向上帝。人們開始學會忽略頭腦中產生的各種思緒,並抓住飄忽的注意力。但這種祈禱也不是完美的。因為人本性的墮落是無法克服的,人的頭腦理智與他的心是分離的。如果誰認為僅憑集中注意力就可以達到完美的境界,那他就滑入了微妙的傲慢之中,心就會變冷。

所有追求至善境界的人應將頭腦靈智與心結合起來,以達到塵世祈禱的最高境界——心智祈禱。人如果想達到這一境界,就必須有上帝的幫助,因為只有祂能將四處奔跑的靈智約束在人內。這一境界通常發生在參加聖奧秘的基督徒身上,就好像是自然發生的一樣,雖然也有方法達到這種境界,但如想要運用這些方法,有經驗的靈性導師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

在進行這種祈禱時,凝神點處於心的上部,這也是靈智下降的地方,靈智集中了我們所有分散的本性。這樣,人就像在教堂中一樣,自心發出對造物主純淨的祈禱。關於這點主說過:「至於你,當你祈禱時,要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暗中之父祈禱;你的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瑪6:6)。

這種祈禱可以焚毀罪惡的深根,祈禱者能得到神視,聖靈親自開始在他內祈禱:「聖神卻親自以無可言語的歎息,代我們轉求」(羅8:26)。

 

外在的祈禱

正如我們上面所講,除了內在的祈禱還需外在的祈禱,即身體的祈禱。因為榮耀上帝需要我們整個本性來參與。所以還有外在祈禱的程式。對於我們的拯救來說,這也是必需的。

首先說一說用口進行外在祈禱的危險。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人在用口祈禱,但思緒卻不知神遊到何處去了。只是嘴巴在讀祈禱詞,但並沒有理解其意義。這種作法更像是魔法師而不是基督徒。上帝會震怒於這種流於言詞的祈禱。祂說:「這民族用嘴唇尊敬我,他們的心卻是遠離我。他們恭敬我也是假的,因為他們所講授的教義是人的規律」(瑪15:8-9)。

有一個屬靈的長老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設想你進了宮殿面見君王,籠子裡關著暴亂者,而你不回答君王的問題卻去和他的敵人交談。難道君王不會一起懲罰你們?那些在祈禱時和敵人的思緒交談的人,上帝也會對其震怒。」

空虛的念頭來襲與否不取決於我們。但接受或拒絕它們卻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必需瞭解禱文每一個詞的意思。使徒保羅說:「我寧願以我的理智說五句訓誨人的話,而不願以語言之恩說一句話」(格前14:19)。因此教會一直都留意將祈禱文翻譯成明白的語言。

 

 

與上帝交流的語言

通常會有這樣的責難:因為禮儀使用教會斯拉夫語,所以人們對禮儀完全「不知所謂」。是的,我們使用的語言確實很不一般,但真的就任誰都不懂嗎?事實上不是這樣的。祈禱詞是給那些過著基督徒式生活的人準備的,而不是給路人宣道用的。如果連基督徒自己都不明白聖禮儀,那就確實需要改變現狀了。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斯拉夫語——是俄語的一種特別而神聖的型態。也可以說成是「祈禱的專用語言」。如果第一次聽高等數學課,肯定會覺得雲裡霧裡,那祈禱的語言最初聽不懂又有什麼奇怪呢?使用這種語言是為了一個特別的目的,如果連達到這一目的的動機都沒有,那任何翻譯都是無意義的。

這種語言本身的特殊性就可以幫助我們脫離日常的繁雜世界,而專注於神性的世界。因為我們的日常語言充斥著各種聯想,不可避免地會影響祈禱。

但不可就此說,教會斯拉夫語對於我們而言就如教理一般重要。其他民族的基督徒也在用他們民族語言的神聖形式進行祈禱。俄羅斯教會裡有韃靼語、賽奧梯語、雅庫特語、日語、漢語、格魯吉亞語、希臘語等語言的使用者。

 

用自己的語言或他人的語言祈禱

許多人攻擊我們說,我們在用別人的語言祈禱。這是無端盲目的指責。一方面教會從沒有禁止信徒用自己的語言祈禱,只要祈禱的對象是聖三就可以;從另一方面講,主耶穌基督給我們做出了用別人的語言祈禱的榜樣,祂在各各他就曾用聖詠的經句祈禱(瑪27:46-詠21/22:2;路23:46-詠30/31:6)。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祈禱的目的不僅是與上帝交談,它還要使人改變。教會推薦的祈禱文來自殉道者和聖人,他們的祈禱受到聖靈的默感(羅:8:26-27)。因此,他們的心念和屬靈境界要遠遠超越我們自身的祈求。這些祈禱詞能提升我們達到作者的靈性高度。

 

正確的祈禱方法

應隨時隨地祈禱,但也應該單獨劃出時間進行祈禱。

首先是早上剛醒的時候,以及夜晚臨睡前。這是基督徒所必須遵守的祈禱規則。這可以幫助我們把日日夜夜都奉獻給主,它們又是我們一直從事的祈禱藝術的框架。誰不能遵守這一規則,靈性就會開始枯萎,沮喪和其他欲望就會吞噬他。

第二是飯前飯後的祈禱,事前和各種善行之後的祈禱。就像使徒保羅說的:「所以,你們或吃或喝,或無論作什麼,一切都要為光榮上帝而作」(格前10:31)。在另一處他寫到:「因為上主所造的樣樣都好,如以感恩的心領受,沒有一樣是可擯棄的;因為樣樣都是藉天主的話和祈禱祝聖了的」(弟前4:4-5)。

最後,熱忱的基督徒應該劃出特別的時間来榮耀上帝。大衛王在百忙之中仍然每天七次讚頌上帝:「為了你那正義的判詞,我一日要讚美你七次」(詠119,164)。黎明時讚美上帝是如此的美妙(唱大光榮頌「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上帝」——嚮晨課中的經文),在早上9點,中午,下午3點或是晚上點燈、開燈的時候也可以祈禱(《禧光颂》——抵暮課中的經文)。如果我們無法參加教堂的禮儀,這時哪怕讀一下「我們在天上的父……」,那我們的生活節奏都會煥然一新。

祈禱之前我們應準備些什麼呢?要先靜下來,可能的話洗一下手(意思是提醒自己要淨心),站在聖像前,點上蠟燭或油燈,虔誠地開始誦祈禱文,力求使自己的頭腦和心進入所寫的禱文之中。並且,還要使自己的耳和眼不受外部的影響,以免分心——要關閉電視、收音機,遠離其他雜音。可能的話最好去單獨的房間或是在大自然中靜處。這些都有利於在祈禱中集中注意力。

男性穿短褲、戴帽子或女性穿褲子祈禱是不合適的。《聖經》中講:「女人不可穿男人的服裝,男人亦不可穿女人的衣服;上主你的上帝厭惡做這種事的人」(申22:5)。使徒保羅補充到:「凡男人祈禱或說先知話,若蒙著頭,就是羞辱自己的頭;但女人祈禱或說先知話,若不蒙頭,就是羞辱自己的頭,因為她跟那剃了頭髮的完全一樣」(格前11:4-5)。女人蒙頭並不是一種形式主義,而是給天使的記號:「為此,女人為了天使的緣故,應當在頭上有服權柄的標記」(格前11:10)。

祈禱一般需要站立著進行,這表明我們已成為天父的孩子,因此在祂眼前,我們面對面地站立著。如果我們生病或太累了,則可以坐著祈禱。就像薩羅夫的聖塞拉芬所說:「與其站著想腳,不如坐著祈禱」。懺悔悼文最好跪著誦念。

《禮儀典章》(Typikon)指出,祈禱時手應放在胸前,這能幫助我們進行專心的祈禱。

 

畫十字聖號

            祈禱時,基督徒最常做的即是畫十字聖號。大馬士革的聖約翰精彩地說到:「但是最令人驚異的還是祂的十字圣架。因為除了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之外,沒有其他的東西曾將死亡撲滅,把我們原祖的罪過剷除,推翻地獄,賜予復活,賦予我們力量以輕視此世甚至死亡,讓我們獲得最初的福樂,打開樂園的大門,使我們以人性而得坐在上帝的右邊,使我們成為上帝的子女和繼承者。基督的死,或者說十字架,給我們穿上了上帝的智慧和能力。十字聖架在我們的額頭上留下記號,正如以色列人的割禮一樣。因為它將我們與非信徒區別開來,我們也由此被認出。這就是人對抗魔鬼的盾牌和武器,也是凱旋的記號。如經上所說:『這就是印,免得滅命者擊殺你們』(出12:23)。這乃是那些倒下之人的重生,站立之人的支柱,弱者的拐杖,歸正之人的安全引導,長進之人的成全,靈魂和身體的拯救,一切邪惡的退避,一切美好事物的賜予,除去罪惡,栽種復活,永生之樹」(大馬士革的聖約翰《正統信仰闡述》第四篇十一章)。

            在祈禱時,這一基督之愛的象徵一直陪伴著我們。正如前面所提,只有以子之名向父所做的祈求才可能被悅納(若16:23)。寶貴的十字架是基督向所有人類豎起的旗幟(依11:10)。教會以此來執行上帝要求永遠牢記律法和造物主恩典的命令(申11:18-20)。用畫十字來保護自己的習慣是使徒傳承給我們的,數不清的古代殉道者的生平以及早期基督教作者的記錄也佐證了這點。

            正教基督徒怎樣畫十字聖號呢?虔誠地合併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象徵我們對同一本性不可分離的聖三一的堅信,剩下的無名指和小指自然地彎曲在手掌中——這表明我們相信主耶穌基督為了我們的得救從天降下,並且是真上帝和真人。右手結這樣的印號,先觸碰前額,為祈求上帝開啟我們的智慧;然後畫向腹部,為馴服與靈征戰的肉體;然後從右肩畫向左肩,為聖化我們的行動。

            還經常聽到這樣解釋畫十字聖號的順序:畫向額頭時,我們宣認基督與父在萬世之前的存在,畫向腹部代表基督為了我們的得救從天降下,畫向右肩代表義人的永恆福樂,左肩是罪人受到的詛咒。我們從右畫向左象徵著上帝的真理戰勝罪人的邪惡。

            畫十字應正確從容、端正,懷著對主的虔誠。聖基里爾指出:「不應只是用手指畫十字,而應用滿全的信仰。如果你這樣畫十字,任何不潔的靈都不能靠近你,他們就仿佛看到了高懸的利劍,致命的武器。」事實證明任何不潔的力量都懼怕十字聖號。甚至不明飛行物在畫十聖號後都會消失!

            相反,如果誰不虔誠地畫十字架或者胡亂地畫,那高興的就只有魔鬼。因為他所犯的是嚴重的瀆聖之罪。

            當我們走進教堂,向聖像,十字架及聖髑行禮鞠躬時,在祈禱的開始、中間及結束之後我們都用十字聖號保護自己。

            除祈禱之外,我們在高興或痛苦時,在好事的開始和結束後,我們都畫十字聖號。耶路撒冷的聖基里爾寫到:「不要羞於宣認受釘的那一位,勇敢的在額前及一切事物上面畫十字聖號:吃的食品,喝的茶,在進出門的時候,睡前,起床時,路上及休息時」(《慕道教言》13,36)。德爾圖良(211年)寫到:「基督徒在做任何事時都應畫十字聖號:出入時,沐浴時,點燈時,躺下時,坐立時及各種情況下。」當心情煩亂的時候,當有怒氣的時候,當淫慾燃起的時候——要在胸前畫十字聖號;父母應畫十字聖號送孩子上路,牧人應對牲畜畫十字,駕駛員應對道路畫十字。這時我們將一切都奉獻給聖三一上帝的名,誦念:「因父及子及聖靈之名,阿門!」

            當神父和主教祝福他人的時候,他們將手指擺成特殊的形狀,象徵為我們而受難的耶穌基督的名字。

 

敬拜

            至高無上的上帝堪受一切的敬拜和尊崇。祂的任何受造物在希望對祂表示愛與尊敬時,都會對祂進行叩拜。天國的居民都朝拜造物主(默4:9-10),還有古代的義人(創22:5,出34:13-14),及使徒(瑪28:17)都朝拜上主。甚至主耶穌基督都屈膝向父祈禱(路22:41)。在時間的終結時,一切受造物都將俯伏在耶穌的聖名前——「上天,地上及地下的一切無不屈膝下拜,一切唇舌無不明認耶穌基督是王,以光榮天主聖父」(斐2:10-11)。

            《聖經》號召我們所有人:「請大家前來,一起伏地朝拜,向造我們的上主,屈膝示愛。因為祂是我們的真神,我們是祂牧養的人民,是祂手所引導的羊群」(詠94/95:6-7)。

            但我們的朝拜應該是合宜、正確的。正如基督所說:「天主是神,朝拜祂的人,應當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祂」(若4:24)。所以當我們向上帝朝拜的時候,不僅僅要屈膝叩拜,心中更應該表達對上帝的愛,祈求祂饒恕我們的罪孽,並感謝祂所施予的仁慈。因我們是由靈魂和肉體組成的,所以要在身體與靈魂中讚頌上主,而我們的身體與靈魂也皆屬上帝所有(格前6:20)。

            根據《聖經》,教會將敬拜分為對上帝的朝拜和尊敬的敬禮。第一種只屬於上帝的朝拜叫做「事奉」(瑪4:10),後一種的對象是被上帝賦予了榮耀的一切,我們對各種聖物表達的是尊敬式的敬禮——上帝的聖殿(詠5:8),神聖的畫像(出25:18),基督的十字架(詠98/99:5;131/132:7),天使(創19:1),上帝的聖者(列下2:14–15),聖者們的身體——他們的身體是聖靈的宮殿(格前6:19)。我們也尊敬當權者,因為他們是上帝的僕人(羅13:1-7),也尊敬神父,因為他們是牧者(希13:17),我們還互相敬拜,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上帝的肖像(創1:31)。但對於上帝的朝拜及事奉只屬於上帝,並且只在聖體血前我們才會這樣朝拜,因為這是上帝之子真實的身體與血。

            如何進行正確的敬拜呢?就如使徒傳承所規定,我們應面向聖物或是東方敬拜。因為我們的上帝是靈性之光(若一1:5),而基督被稱為真理的太陽和東方(路1:78)。所以說,東方是上帝在自然界中的聖像。古代的伊甸樂園也在東方(創2:8),這是我們失去的家園,並且是我們夢想返回的地方。主從山上升到耶路撒冷的東邊,祂回來的時候將「如同閃電從東方發出,直照到西方」(瑪24:27)。我們等待救世主的回歸,所以我們也向東方敬拜。

            根據聖經,教會裡有兩種敬拜——小拜和大拜。當我們行小拜得時候,我們向造物主以及祂的榮耀表達尊敬。小拜在任何祈禱中均會進行。行小拜時,首先虔敬地畫十字聖號,表達對受難基督的信仰,然後鞠躬,右手觸到地面。當禮儀中神父祝福時,可以行小拜,但不應畫十字聖號。

            大拜,據大聖瓦西里的解釋,則象徵我們因罪孽墮落,並因基督的力量而復起。一般在平日行大拜,特別是在大齋期期間。行禮的時候,先畫十字聖號,然後雙膝跪地,並且額頭觸地,之後起身。第一次大公會議的第二十條決議規定主日不能行大拜禮(從星期六晚開始),從復活節到五旬節也不能行大拜。教會將這一規定的範圍也擴展到大節日。原因是在這些日子裡,我們見證自己已通過聖洗禮成為了上帝的子女(迦4:7),而子女是不需行奴僕式的叩拜的。也出於這個原因,我們在誦念主禱文的時候(我們在天上的父……)也不用行大拜。但這些規定只適用於那些未被禁止領聖餐的人。而正受教會懲罰的人,每天都應當行大拜,祈求上帝的寬恕。

 

聖像

            為了讓我們在祈禱時集中注意力,不被自己的各種幻象擾亂,教會讓我們在聖像前祈禱。聖像指的是上帝、聖母、天使或是聖人的畫像,這是上帝在世界上行事的見證,是通向靈性世界的神秘窗口。摩西時代就已經存在的對聖像的敬禮(出25:18)在第七次大公會議上被最終確定了下來。跟據教會聖傳,主耶穌基督神奇地將祂的肖像印在了布上,並把它送給埃德薩的國王奧弗加爾。國王親吻此聖物後,麻風病就痊癒了。在早期的基督徒躲避迫害的地下墓室裡,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神聖畫像,這證明在使徒時代基督徒就已經開始敬拜聖像了。甚至在被維蘇威火山埋沒的龐貝城裡還發現過十字架和聖像(公元79年)。主的很多神跡也是通過祂的聖像顯現給我們的,這表明聖像是蒙祂悅納的。

            但就如我們所講,我們不會把聖像作為上帝本身來敬拜,我們不會敬拜製作聖像的材料(木頭、油漆及照片等等),我們敬拜的是聖像所描繪的對象。為表達愛意,我們經常會親吻我們所愛之人的照片,同理,親吻聖像、焚香、點燈和燭也都是在敬禮聖像所描繪的原型。我們敬禮上帝的聖言——《聖經》,並會親吻它。而聖像則是用顏料描繪的聖經。因為它描述的是聖經事件及福音書所描寫的美德,這些事件及美德在聖人身上得到具化,我們注視著聖人的形象,並模仿他們的生活。

            偉大的先知依撒意亞在異象中見到上帝,祂坐於燃燒的塞拉芬之中。教會給了我們看見上帝形象的可能。是的,上帝的本質是不可見的,是不可描繪的,但自從祂道成肉身,祂就可以在肉身內被描繪,因此教會讓基督徒敬禮上帝向世人顯現的形象。

            教會允許四種類型的上帝聖像存在:上帝以三個天使的形象向亞伯拉罕顯現(《舊約聖三》);基督在約旦河受洗,聖父發聲宣認自己的子,而聖靈則以鴿子的形象出現;主易聖容,聖靈以榮耀的雲彩的形象降到基督身上;最後,五旬節——聖靈以火舌的形象降臨于眾使徒。

            民間流行的聖三聖像——聖父以老者的形象出現、基督和鴿子(《新約聖三》)是違反第七次大公會議的決議的,也被1666-1667年的莫斯科教會大會所譴責。

            主耶穌基督,取得肉身的上帝聖言(若1:14),曾被使徒親眼看見過,親手觸摸過(若一1:1-3),我們以不同的方式描繪祂:母親懷中的孩子,教導眾人的老師,被釘於十字架上,復活及升天,審判日坐在父的榮耀中。在洗禮聖奧秘之後,以及大齋期的第一個主日,我們會親吻基督的聖像和誕神女的聖像,切實地表明對祂賦予拯救的道成肉身的堅信,正是藉此我們獲得了拯救。

            描繪永貞瑪利亞的聖像不計其數,她是真正的誕神女,在肉身內誕生了永恆的上帝。她超越天上的所有天使。我們祈求她,因為她是我們最親近的保護者和上帝面前的代禱者。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經將我們收為永貞瑪利亞的子女,基督徒都是她的孩子。

            據聖傳記載,最初的幾幅誕神女聖像是使徒路加繪成的。當她看到第一尊聖像時,她說:「我子的恩典將伴隨著此聖像」。

            同樣,基督徒也在聖像上描繪天使——描繪他們經常顯現給我們的形象。這些聖像是最古老的聖像,因為曾出現在摩西的帳幕裡,以及所羅門的聖殿裡。

            當基督以十字架及復活拯救了我們以後,義人就開始相似于天使了(路20:36),因此第一位殉道者斯特梵的面容就如同天使一樣(宗6:15)。這屬天的光耀在聖像裡被描畫成頭部周圍的光環,象徵義人在上帝的國裡將像太陽一樣發光、閃耀(瑪13:43),這是住在他們之中的聖靈的光芒。

            就像上帝命令在帳幕裡描繪天使一樣,在新約裡,教會也充滿了中悅上帝者的肖像(那些以自己義德的生活中悅上帝的人),我們看到他們生命最後的終點,同時模仿他們的信德(希13:7)。但我們只敬拜那些教會確認的聖人的聖像,他們的聖德在教會的主教會議上得到確證(這一確認被稱為宣聖)。

 

誰是中悅上帝者

            聖靈根據自己的意志賜予了教會為數眾多的各類聖人(格前12:4-11),所以根據上帝賦予聖人的不同恩典,聖人有不同的叫法:先知、使徒、殉道者、聖主教、成德者、義人、聖輕財者和蒙福者。

            先知——上帝的聖人,大部分生活於基督出生前,他們借聖靈的力量預言未來,揭露不義並宣告基督的來臨。

            使徒——救世主基督最親近的門徒,祂命令他們宣講救贖的福音,並給他們在全世界建立教會的權柄。基督挑選了最親近的十二使徒和另外七十個使徒,復活後祂又召叫了使徒保羅。使徒彼得和保羅被稱為最高使徒,因為他們在傳播福音上所做的貢獻比任何人都更突出。而撰寫福音書的使徒——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則被稱為著福音者。

            那些以宣教而著名的聖人,被稱為等使徒。例如,瑪利亞瑪達肋納、弗拉基米爾大公、君士坦丁大帝、日本的聖尼古拉。

            殉道者(上帝的見證者)——因對救世主基督及祂的教導的忠誠而受難至死的聖人,他們以此見證了上帝對死亡的勝利。那些因主之名而戰鬥,但平安終老的聖人被稱為宣信者。

            最初因主受難的是聖斯特梵和斐克拉,所以他們被稱為首殉道者。那些在超乎尋常的折磨中保持信仰的被稱為大殉道者(常勝者聖格奧爾基、聖瓦爾拉瓦、聖凱瑟琳及其他殉道者)。

            聖主教——是指那些以義德的生活以及對羊群熱忱的關懷中悅造物主的主教(例如顯行靈跡者尼古拉)。四世紀的三位聖主教——大聖瓦西里、神學家聖格里高利、聖金口約翰還被稱為普世之導師,因為他們的教導被普世教會奉為圭臬。那些為基督而死的主教或司祭被稱為聖殉道主教或司祭

            成德者(達到與上帝極為相似的水平)——在修道之路上中悅上帝的義德基督徒。他們保持身體和靈魂的潔淨,戰勝了情欲,遠離了俗世。因基督而受難的修士被稱為成德殉道者

            聖輕財者——是指那些以上帝的力量免费治療疾病的義人。

            義人——指那些擁有家庭生活,生活於俗世,並中悅上帝的義人。

            蒙福者或聖愚——是指那些為了擺脫名利和驕傲,為了上帝而佯裝瘋癲的聖人。他們以自己的言行確實地表明上帝的聖言對於世界來說是痴愚(格前1:18-2:16)。上帝經常賜予他們預言的恩典。在俄羅斯最受尊敬的聖愚是聖瓦西里、彼得堡的聖克謝尼婭和莫斯科的瑪特羅娜。

            我們敬拜聖人,視他們為基督的朋友,上帝的子女和繼承者。大馬士革的聖約翰寫到:「我稱他們為神(出7:1),王和主,並不是就本性而言,而是因為他們是自己情欲的統治者和主宰,護守上帝的形像完好無損,他們也正是按照這神聖的形像而造成的(因為王的形像也稱作王)。又因他們按自己的意志與上帝結合,接受祂住在他們心靈的居所裡,與祂相交,藉著恩典,成為祂在本性上所是的。那麼,上帝的僕人、朋友和兒女們不應當受到尊敬嗎?因為對祂熱忱的同工所表示的尊敬,正指向對大眾主宰的順承」(正統信仰闡述,第四篇15章)。

            我們懇求聖人在主前為我們代禱,就像舊約裡約伯的朋友請求他的祈禱一樣(約42:7-8;創20:17;戶16:44-48;出8:8-13),聖人也以自己強有力的代禱支持我們虛弱無力的祈禱。因為雖然他們身在天國,也依然不忘為我們祈求。我們紀念他們,因為上帝命令道:「義人受人懷念祝福」(箴10:7)。我們用聖詠、讚美和屬靈之歌紀念他們(弗5:9),將榮耀舉揚至諸聖的上帝面前。在他們的紀念日,我們傷心痛悔、向他人施予幫助、參加事奉聖禮,以此來榮耀他們。為紀念他們,我們建造教堂、繪製聖像,因為每一位聖人都是一座活生生的救贖工程的紀念豐碑,十字架祭獻所結的果實。就像舊約聖祖在主顯現的地方樹立紀念碑一樣,我們也讚頌上帝活生生的聖殿——聖人,而我們則是他們的同胞(弗2:9)。天上、地上教會的統一也就由此體現了出來。使徒保羅說到:「若是一個肢體蒙受尊榮,所有的肢體一同歡樂」(格前12:26)。

 

聖髑

            然而我們對聖人的愛並不局限于對聖人的回憶和對他們聖像的敬拜。我們對聖人的身體也表示相宜的敬拜,因為他們的身體是聖靈真正的聖殿(格前6:19;3:16)。在他們死後,上帝的力量仍充盈其中,以表明將來普世復活的真實性。所以他們的遺體被稱為聖髑(充滿神聖能量)。

            上帝通過聖人的聖髑顯示了很多神跡——治癒病人、驅魔、傾流香液。古時,先知以利沙的骨骸曾復活了死人(列下13:21)。如果上帝給猶太人從岩石中引出了水(出17:6),那麼在上帝施生命的死亡之後,上帝的恩典就更應該出現在聖人的聖髑裡。因為基督的衣服都能治病(谷5:28-29),使徒的衣衫也同樣如此(宗19:21)。

            耶穌在死亡後,祂的軀體不朽,祂復活的力量也常常賦予了聖人軀體不腐朽的恩典,並且不但不朽,還充滿香氣。例如斯維爾的聖成德者亞歷山大的聖髑,經過了五百年還保持著生者的特徵——柔軟、光潔,從中還流出顯行靈跡的香液。在基輔洞窟修道院有數百位聖人的不朽聖髑,這些被修行潔淨的身體將在末日受到榮耀。

            正因為這樣,我們敬禮聖髑,就像敬禮教堂及聖人一樣。我們親吻它們,點蠟燭和油燈,奉香,向它們敬拜(詠5:8)。根據古老的傳承,教堂的祭台下面要放置殉道者的聖髑——為紀念為上帝之名而受難的人,他們已經侍立於天國的祭台前(默6:9-11)。

 

油燈和蠟燭

            就像我們前面所提,根據第七次大公會議的決議,在祈禱時為表達我們對造物主的崇敬,基督徒會在聖像和聖髑前點油燈和蠟燭。這一習俗可在《聖經》裡找到根據:「你應吩咐以色列子民,教他們把榨的橄欖油給你送來,為點燈用,好使燈時常點著。在會幕內,在約櫃前的帳幔外,亞郎和他的子孫應使用這燈,由晚上到早晨,常在主前點燃」(出27:20-21)。

            這燈具的原型在天上,在那裡,父的面前燃著七連燈(默4︰5)。這燈象徵著聖靈的七項恩典,而這植根於高天的習俗被使徒的教會採納。《宗徒大事錄》描寫到,使徒保羅曾在特洛阿深夜舉行事奉聖禮;事奉聖禮在樓廳舉行,裡面點了很多燈(宗20:8)。

            點燈與蠟燭跟許多神聖的傳統一樣具有很深的寓意。祈禱時在聖像前的光和舉在手中的光象徵我們潔淨如處子般的靈魂,擁有信仰之燭炬,迎接基督新郎(神學家聖格里高利《講道集》40)。

            它們提醒我們對造物主的祭獻,並敦促我們在祈禱中燃起我們的靈魂。當我們在教堂買蠟燭的時候,我們就在為上帝之家奉上獻儀。在家裡點燃蠟燭和油燈時,我們就是在向聖像描繪的原型表達相稱的敬意。我們的祈禱也可以變得更加純淨、深刻,因為我們在祈求造物主的時候奉獻祭品,這也能幫助我們在聖三永恆的光耀前不再那麼分心。

            我們奉獻的物質本身也會使我們想起上帝。橄欖油是上帝的仁慈與治癒力的古老象徵。因為自古以來,橄欖油就被用來舒緩發炎、治療傷口(路10:34)。從另外一個方面看,這也是我們善行的標記,十個童女的寓言正是就此而講的(瑪25:1-13)。

            聖像前的蜂蠟散發著蜂蜜的香氣,《聖經》將它們與上帝的律法相比(詠17/18:11,詠118/119:109)。蠟燭由三部分組成,集中在一起就代表了基督徒的靈性生活。蜂蠟代表著善行,蠟燭芯則代表正教信仰,而火焰則代表通過聖奧秘施予的恩典。就像得撒洛尼的西蒙描寫的那樣:「蜂蠟,最潔淨的物質,象徵我們的純潔和我們奉獻的真誠。蜂蠟上又可以印出物體的形狀,代表著我們洗禮時和敷油時印在身上的十字架。蜂蠟柔軟,易於彎曲,又代表著我們隨時準備著為我們罪孽的生活進行懺悔。蜂蠟收集自各種鮮花中,這代表聖靈的恩典。蜂蠟採集於許多花朵,這又代表所有基督徒的奉獻。蜂蠟可燃燒,代表我們被上帝的火焰燃燒。最後蜂蠟燃燒發出光芒,這永遠燃燒的火焰代表我們互相的愛與平安的連結與堅固」(《關於教會》134章)。

 

焚香

            為了幫助我們的祈禱,教會還確立了焚香的習俗。神視者聖摩西就曾從上帝那裡得到命令,每天早晚要在約櫃前焚香(出30:7-8,34-38)。這一禮儀直到現在還被我們的教會遵守著。

            焚香本身並不是空洞的形式主義。乳香代表著義人的祈禱(默5:8)。

            「願我向你行的祈禱,像馨香上升,願我的手高舉,如同晚祭的高騰。」(詠140/141:2)。

            甚至在高天之上,天使用金香爐向上帝奉香,奉上聖人們的祈禱(默8:3)。所以那些拒絕這一虔誠儀式的人是在對抗上帝的聖言。

            然而焚香不僅僅是祈禱的象徵,它還提醒我們為得救者預備的天國花園的靈性馨香。在《雅歌》中,蒙福的靈魂如此說到:「趁晚風還未生涼,日影還未消失,我要到沒藥山,上乳香嶺」(雅4:6)。

            這馨香本身就是聖靈降臨的結果,是聖靈到來的結果。薩羅夫的聖塞拉芬給莫特衛羅夫顯示了與上帝交融的榮耀,基督徒在塵世就可以感受到這一榮耀,除了難以言說的光華和溫暖之外,莫特衛羅夫還感覺到無可比擬的馨香。燃燒乳香就是與這種屬天馨香聯合的現實方式。因此,神父在祝福香爐時說:「基督我們的上帝,我們在靈性的馨香中將香爐奉獻給你,請在高天的祭臺上接受它,並降下聖靈的恩典」。

根據神父保羅·弗羅倫斯基的解說,香爐的馨香將升到超越宇宙的空間中,並將帶著另一種力量回歸。所以,在舊約中,馨香就像保護人類脫離死亡力量的武器。當猶太人暴動起來反抗摩西的時候,上帝用瘟疫去懲罰他們,摩西命令亞郎拿著香爐站在死者和生者之間,瘟疫就停止了(戶16:41-50)。所以至今焚香還被用來作為脫離惡魔進攻的武器。無怪乎許多不潔淨的人,不想放棄邪惡作為的人無法忍受焚香的氣味。

            這裡應指出,不是所有焚香的行為都蒙上帝悅納。有時,人們也在偶像前焚香。比如,在佛像和「上師」照片前焚香。這對主來說是極可憎的,可以讓人失去基督徒的身份。古代的殉道者寧死也不做這種讓步的行為。聖瓦衛路被拖到祭台前,眾人想逼迫他扔幾顆乳香到偶像前,並一直用火燒著他的手,但他一直忍受著,直到手被燒穿。因為他知道燃燒的這些乳香不會簡單地消失在空氣中,而是會成為撒旦的祭品。

在家裡如何正確地奉香呢?首先要在教堂裡買香——因為神父會念特別的禱文聖化馨香。在祈禱時或者家裡需要保護時,我們可以放幾粒香於手提搖鐘的炭火上,或者直接放在油燈上,並以聖三一之名畫十字聖號,然後開始祈禱。如果感覺到家裡有邪惡的力量,就念十字聖架禱文「願上帝興起」。

一些祈禱文的解釋

            現在解釋一下一些常用祈禱文,這樣新入門者祈禱時就能明白其中的意義。

            我們做一切事都從榮耀聖三開始,因此我們說:因父及子及聖靈之名!阿門!

也就是說,我們所有開始的事情將被印上聖三的名號,並為了榮耀父及子及聖靈而實行。「阿門」一詞從希伯來語翻譯過來意為「確實如此」、「誠然如是」。這個詞語經常被主使用,也是上帝神聖的名號之一(默3:14),因為在時間終結時,基督會對一切受造物說:「阿門」。

誦念這一祈禱,我們就在請求聖三祝福我們即將開始的工作。使徒教導我們做一切事都要為上帝的榮耀而做(格前10:31),所有在所做的每件事前我們都會祈禱:「主,請祝福!」

在任何祈禱詞前,我們都誦念以下的禱文,這是基督關於稅吏和法利賽的寓言中稅吏的祈禱詞(路18:9-14):「上帝,憐憫我罪人。」

這裡要重複一下這個寓言。有兩個人進入聖殿祈禱。其中一個是法利賽人(精通上帝的律法,自認為是義人),另一人是稅吏(幫入侵者收稅,被認為是罪人——叛徒和剝削者)。法利賽人走到前面並祈禱到:「上帝,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強盜,欺負人的人,通姦的人或像這個稅吏。」

但稅吏,站在後面,不敢抬頭望天,只是捶打胸脯說到:「上帝,憐憫我罪人。」主說到,稅吏回到家裡,成了義人,而法利賽人驕傲的祈禱卻讓上帝感到厭惡。

「因我們諸聖教父的代禱,主耶穌基督,我們的上帝,求你憐憫我們。阿門。」

在祈禱開始前,平信徒祈求主耶穌的幫助。我們明白我們的祈禱是微弱的、分散的,沒底氣,它需要聖人的支持,需要他們強有力的聲音支撐我們弱小的聲音。我們寄望於他們的代禱,祈求基督憐憫並醫治我們。因為「憐憫」一詞的含義並不是解除我們對自身行為應負的責任,而是上帝對眾人父親一樣的憐憫。當等使徒聖尼古拉將這個詞翻譯成日語時,他所選用的詞字面意思即是「像母親一樣憐惜」。希臘語對應的詞「eleison」聽起來就像「橄欖油」一樣,而橄欖油正是用來舒緩發炎、治療傷口的。

「榮耀歸於你,我們的上帝,榮耀歸於你。」

我們在做所有事前都讚頌造物主,向造物主獻上榮耀。同樣,天國蒙福者的讚歌也是從讚美上帝開始的。

 

向聖靈的祈禱:

在開始任何事情的時候,應當祈求聖德的源泉——聖靈,為的是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能成就上帝的榮耀。這一祈禱在教會裡經常誦念,但在五旬節會特別地誦念,因為在這一天,聖三的第三個位格以火舌的形象降臨于基督的眾使徒身上。

天上的君王,護慰者,真理之靈,無所不在,充盈萬有者,聖善的寶藏,賦予生命者:求你降臨並居住在我們內,洗淨我們一切污穢,聖善者啊,拯救我們的靈魂!

聖三的第三個位格在這裡被稱為「天上的君王」,因為父通過子把祂派到世界,祂在天使之中是君王,在地上人們也要臣服於祂屬天的權柄。

護慰者這一稱呼由主的話而來(若14:16),因祂護衛信徒脫離罪惡、詛咒與死亡,在痛苦中安慰他們,復活在沮喪中死亡的靈魂,擊退魔鬼的進攻,並永遠與他們在一起。

祂是真理之靈(若14:17),因祂在人的心中為真理——基督作證(若14:6;15:26),將所有人從謊言與不義中解救出來,在震盪的世界中給人以堅實的根基。祂揭露世界的罪惡與不義,並告知它上帝的審判(若16:8-11)。

聖靈無所不在,充盈萬有。《聖經》這樣說:「實在,上主的神充滿了世界,包羅萬象,通曉一切語言。為此談論不義之事的,無不終被識破;執行報復的正義,也決不會將他放過」(智1:7-8)。人想要藏匿躲避聖靈是不可能的,祂存在於世界的盡頭,所以無論在何處呼求祂都能得到保護。

聖靈是聖善的寶藏,因為在其中有一切善的根源,所有肉體和靈魂上的恩典也來自於祂。祂的果實是: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節制(迦5:22-23)。與聖靈的交流是享受永生的源泉。

賦予生命者之靈在希臘文禱文中也被稱為治理者,生命大合唱的指揮(希臘詞χορηγός直譯就是「合唱指揮」的意思,而斯拉夫語版本將其譯為「賦予生命者」)。作為造物主和世界的管理者,祂將生命注入所有生命,祂大能的手管理著各類生命(植物,動物,天使,人類,和最主要的神性的生命),祂藝術地指揮著,讓一切造物向天父獻上和諧的大合唱。

所以我們請求大能的上帝聖靈降臨並居住在我們內。當猶太人還在沙漠裡漂泊的時候,聖靈化作火柱和雲柱,位於會幕(流動的帳篷聖殿)之上,祂也以這種方式居住於我們內,引領我們在死亡世界的沙漠裡行路,直到不朽的上帝之國。

我們請求祂洗淨我們的一切污穢,因為我們知道基督將祂賜給使徒,以清除我們的罪孽(若20:22-23),因此祂特別地被稱為神聖的——因為祂是聖德和一切閃耀之聖潔的源泉——對於人和天使來說都一樣。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請求是祈求聖靈拯救我們的靈魂,因為還有什麼事物重於我們的救恩呢?

 

起始禱文

接下來我們要講解的禱文,基督徒稱之為起始禱文。

「聖哉上帝,聖哉大能者,聖哉永生者,憐憫我們。」(誦念三遍,畫十字聖號,小拜)

根據教會的聖傳,438年,在君士坦丁堡牧首普羅克爾的時代,拜占庭的首都發生了嚴重的地震。房屋傾倒,地上出現了可怕的裂痕。受驚嚇的居民跑到街上祈求上帝原諒他們的罪孽。突然一個小男孩被神秘力量提到天上。回到地上後,他稱聽到天使不停地在向上帝唱誦:「聖哉上帝,聖哉大能者,聖哉永生者」(出6:2-3,若4:8)。人們聽到之後,記住了天使的頌歌,並在後面加上了「憐憫我們」,地震立即就停止了。第四次大公會議的教父稱讚了此首讚歌,於是這一禱詞傳遍了整個教會。

這一禱文面向的是聖三的三個位格。「聖」指的是三個位格,這意味著任何存在之物都無法與聖三比擬,聖三「沒有任何污穢,在任何方面都擁有完全的無瑕純潔」。

「上帝」在這裡指的是聖父,因為祂是神性的起始,奧秘的根源,子與聖靈都源自祂。「大能者」指的是獨生子,世界藉祂而造成,並且祂將世界保存於祂內,在時間的盡頭,萬民都會歸向祂。「永生者」意指聖靈,賦予生命之主。祂的本性不受死亡轄制,相反,萬物在祂內擁有生命。上帝的三個位格都同樣神聖。為了顯明聖三是同一的上帝,我們在最後加上「憐憫我们」(動詞「憐憫」使用的是單數形式)。

榮耀歸於父及子及聖靈,自今至永遠及于萬世。阿門

這一讚美詞穿插在教會所有的禮儀與禱文之中。認識上帝的最高境界是獲知聖三的奧秘,所以一切的禱文都以聖三的名號作為封印。此處相稱於上帝的榮耀不僅僅是受造物在萬有之源面前所感受到的振奮、歡欣,這更是上帝本身的光耀。《聖經》把上帝的榮耀稱為不夜之光。上帝的榮耀是非被造的力量。上帝的榮耀正是那非受造之力量、永恆的王國,它在時間開始之前就已經存在於這不可觸及的存有(上帝)周圍。當我們光榮上帝的時候,我們自己也希望成為這永恆之光的參與者,就像上帝所說:「只有那光榮我的,我才光榮他,那輕視我的,必受輕視」(撒上2:30)。

現今到永遠,這榮耀都歸於上帝,直到時間的終結。及于萬世——這將是幸福的時光,在被死亡敗壞的時間結束之後,等待著被拯救者,基督會聚集基督徒,帶領他們進入聖三的榮耀。通過這些話語,我們也宣認,上帝的權柄和榮耀遍及一切空間,一切時間,因為祂是造物主和所有存在物的絕對主宰。

向聖三的祈禱

至聖聖三,憐憫我們;主,清除我們的罪惡;君宰,赦免我們的過犯;聖者,因你的名垂顧並醫治我們的病弱。

主祷文

這是基督教裡最重要的祈禱詞,因為它由救世主親自所賜,是所有祈禱的範本(瑪6:9-13;路11:2-4)。「當我們祈禱時,讓父認出自己子的言語。讓那居住在我們內的、心裡的,也體現在我們的言語裡。因為祂在父前為我們的罪孽求情,所以當我們為自己的罪孽求情祈禱時,我們這些罪人也應該用為我們求情者的言語」(卡法根的聖主教基普利安,《關於主祷文》)。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你的名被尊為聖,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承行於地,如於天。我們的日用糧,求你賜給我們;寬免我們的罪債,猶如我們寬免虧負我們的人;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但救我們脫離那邪惡者。

許多聖人都解釋過主禱文,他們受聖靈的默示,我們將以他們的解釋為依據。

當我們開始請求時,我們勇敢地祈求偉大的父,原始的創造者和宇宙的管理者,就好像祈求我們自己的父一樣。這簡直不可思議,但救世主親自賜予了我們這一權利。因為我們通過洗禮與祂連接,基督徒成了上帝的子女。

所以,我們這樣向祂祈求:

我們在天上的父——祂是父,但不僅是我們的,也是與基督結合的全教會的父。所以我們稱「我們的」而不是「我的」。「這位父的子女中有窮人有富人,這位父的子女中有主人有仆役,這位父的子女中有指揮者,也有戰士——他們都是兄弟姊妹。在塵世,不同的基督徒有不同的父親,有些出於名門望族,有些不是,但他們呼求的天父只有一個。因為這位父賜給了我們共同的產業」(聖奧古斯汀,《講道集》59,II)。

如果我們稱上帝為父的話,那我們就應該與祂相似,否則我們就不是真正的孩子,而是棄兒。

天上的——我們这样叫,不是因為「天」限制了祂的本性,或者是祂的居所,而是因为天上的天使完全服从于祂的意愿,并且他們完滿地反映了祂永恆的榮耀。「我们怎样带了那属于土的肖像,也要怎样带那属于天的肖像」(格前15:49),正如主所说:「我要在他们内居住,我要在他们中徘徊」(格後6:16)。(耶路撒冷的聖基里尔《聖奧秘引言第五》,11)

你的名被尊為聖——我們的第一个祈求並非意為上帝的名已经成聖,因為祂的本質就是神聖的。根據宣信者聖馬克西姆的解釋,父的名就是基督本身。我們祈求的是這一至聖的名,這一上帝本性的聖像能顯現自己的神聖,並使我們成聖。「我們祈求,我們祈禱,在洗禮後我們能保持最初被聖化的樣子。為此我們每天祈禱,因為我們需要每天用不竭的神聖清除我們的罪孽」(卡法根的聖主教基普利安,《關於主祷文》)。

願你的國來臨——我們祈求「上帝應許我們的國度來臨,这是耶稣基督通過自己的血和受難而得來的;我們祈求,為讓那些在此世服務的人能与君宰基督在彼時共同為王……我們祈求祂儘快再來」(卡法根的聖主教基普利安,《關於主禱文》)。根據聖金口約翰的解釋,這種祈禱出自脱离此世的、善良的良心和靈魂。誰擁有這樣的愛,那麼在此世的福樂中他就不會驕傲,在痛苦中不會絕望;就像天國的居住者那樣,不受這兩種極端的困擾。根據宣信者聖馬克西姆的詮釋,父本性的國度就是聖靈,祂向我們顯現了基督和祂的父。

願你的旨意承行于地如於天——就像耶路撒冷的聖基里爾所感嘆的:「君宰呀,就像你的旨意在天使之中承行那樣,願它在地上,在我內也一樣地實現吧!」(耶路撒冷的聖基里爾《聖奧秘引言第五》,14)「讓我們的理性去尋找上帝,让我們的願望被祂吸引,讓一開始的熱切去戰鬥吧,好能保持祂」(宣信者聖馬克西姆《主禱文釋注》)。我們的身體取之於土,就讓它事奉造物主,而不要去與靈為敵。

根據卡法根的聖主教基普利安的解釋,祈求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基督徒,還有非信徒。「願你的旨意承行於地上,使那些屬地受生的,靠著水與靈再生,開始成為屬天的」(《關於主禱文》)。

我們的日用糧,求你今天賜給我們——日用糧不是指一般的食物,而是指聖體血,自上而降的上帝的食糧,是基督的身體,是祂為世界的生命而給的(若6:55)。耶路撒冷的聖基里爾說:「一般的糧食不能稱為日用糧,只有神聖的糧食才可以稱為日用糧,祂可以影響靈魂的本性。這種糧不會進入你的胃,也不會被排出體外(瑪15:17),祂會進入你的四肢百體,益於你的靈魂和肉體」(《聖奧秘引言第五》,15)。「我們每天都祈求能夠獲得這一日用糧,好使我們融於基督,每天領用聖體血作為我們拯救的糧食。當我們因某種嚴重罪惡被剝奪天糧時,也不至於與基督的身體分離」(卡法根的聖主教基普利安,《關於主禱文》)。

聖奧古斯汀說,除了聖體血外,「上帝啟示的聖言也是日用糧。雖然不是肚腹的食糧,難道還不是靈魂的食糧嗎?」(《講道》59.VI)

最後,這一祈求還包含另外一層含義——我們向父祈求的不是財富,不是滿足享受,不是珍貴的衣服,而只是食糧,日用糧。還加上了「今天」,以免對來日的擔憂使我們困擾(聖金口約翰《馬太福音注釋》19:5)。這一層含義與前面解釋的關聯就在於:我們的飲食只是感恩祭的延伸。

寬免我們的罪債,猶如我們寬免虧負我們的人——「在祈求了日用糧之後,就祈求罪孽的寬恕(我們對上帝所欠的債就是罪),以使上帝撫養的人活在上帝內」(卡法根的聖主教基普利安,《關於主禱文》)。

但上帝寬免我們罪債的條件是我們的善心。如果我們不寬免他人冒犯我們的罪孽,那麼上帝聖父就會要求我們對自己的惡行負責。記仇的人、不原諒他人的人沒有資格用主的這些話祈禱以及稱上帝為父。

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我們祈求上帝不要讓我們陷入我們容易作惡的情況。因為「誰同情誘惑者,誰就會陷入誘惑」(聖奧古斯汀《講道》59.VIII)。

但應記住,「如果沒有上帝的允許,敵人絲毫無法轄制我們。因為我們所有的懼怕、虔敬和注意力都應放在上帝身上;如果邪惡沒有自上而來的權力,他們是無法誘惑我們的」(卡法根的聖主教基普利安,《關於主禱文》)。

主禱文的最後一句是:但救我們脫離那邪惡者——講的是我們的主要敵人——魔鬼,我們求上帝保佑我們免於其邪惡的攻擊。「得到這樣的庇護,我們就安全了,就能免于魔鬼和此世的陰謀算計」——聖主教基普利安說到。聖金口約翰認為,上帝用這些話教導我們,永遠不要因為我們近人帶來的侮慢而憤怒,而是要將所有的敵意朝向魔鬼,一切罪惡的始作俑者(瑪竇福音注解19:6)。

所以,在基督最超絕的禱文裡集中了我們靈魂得救所必需的一切事物。就像聖奧古斯汀講的:「主祷文教會我們向天國的上帝聖父祈求真正應該的,而不只是我們想要的」(《講道》 59:IX)。

如果主禱文在教堂裡誦唱,則神父會在結尾加上高聲頌念的一段禱文:「因為國度,能力,榮耀都歸於你——父及子及聖靈——自今至永遠及于萬世。阿門。」聖金口約翰這樣說:「如果是祂的國,那就不用害怕任何人,因為誰都不能與祂作對,誰也不能與祂分享權柄。即使敵人也是臣服於祂的,儘管在上帝的允許下,他們看起來是與上帝作對的。這樣,儘管你是弱小的,但你應該勇敢起來,你擁有這樣的君王,祂可以通過你輕易地完成榮耀的事蹟。這個君王不但可以輕易讓你免除邪惡的攻擊,還可以讓你變得榮耀和偉大;祂的大能有多大,祂的榮耀就如何地不可言說——總之,祂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可測度的」(瑪竇福音注解19:6-7)。

當基督徒自己祈禱時,他不能以這一高聲誦唱的祈禱詞作為結尾,因為他知道,沒有教會的祈禱是不圓滿的。

 

為親人的祈禱

我們每天都為我們的近人祈禱:

為生者祈禱

主啊,求你拯救並憐憫我的神師(名),父母(名),親鄰(名),長上,訓導者,行善者(名)和所有基督徒。

神師是幫助基督徒走向基督的神父。在他面前我們宣認主,他幫助人們在永恆的生活中重生。

親鄰——我們牢記他們的名字。在聖洗之中他們被賜給我們,並被寫在生命冊裡。

除了生者,我們還紀念逝去的人。對於上帝來說,所有人都是生者,我們對他們的愛也不應當在他們去世的那一天終結。

主啊,求你安息你已故僕人的靈魂:我的父母,親鄰,行善者及所有正教基督徒,寬恕他們一切有意無意的過犯,並賜予他們天國

安息——賜給逝者安寧與聖靈的平安,以使他們進入樂園,亞當正是從那裡被驅逐出來的。已故的即是已安眠的,死亡對於基督徒來說只是肉體的睡眠,因為死後必定會有復活。

 

餐前餐後的祈禱

我們懷著感恩的心食用經上帝的聖言和祈禱祝聖了的食物,如此我們就在滿全使徒的誡命(弟前4:3-5):

餐前祈禱

眾生的眼睛都仰望你,你準時賞給他們糧食。你伸出了你的雙手,滿足了眾生的需求。(詠144/14515-16

餐後祈禱

我們感謝你,基督我們的上帝,因你以世間的恩物飽沃了我們,求你不要棄絕我們於你的天國之外,正如你曾顯現於你的門徒,並賜予他們平安,救主啊,也請降臨於我們中間,並拯救我們。

除了因食物感謝外,基督徒應該為一切(喜樂的、痛苦的事)感謝天上的父,如此就完成了《聖經》的誡命:「事事感謝」(得前5:18)。

 

對上帝施予的一切恩賜的感恩

主啊,你不配的僕役因著你施予我們的偉大恩賜向你感恩,我們光榮,頌揚,感謝,歌唱,讚頌你的仁善,如僕人一樣以愛向你高唱:施予恩慈者我們的救主,榮耀歸於你。

「仁善」一詞表示上帝以母親一樣的愛愛著我們。《聖經》說:「初為人母的豈能忘掉親生的兒子?縱然她們能忘掉,我也不能忘掉你」(依49:15)。

 

懺悔祈禱

除了讚頌之外,我們還必須為我們的罪孽懺悔和哭泣。我們應當記住,真福誡命中的一條說道:哭泣的人是有福的。陷入了謀殺和通姦罪的大衛王給了我們懺悔的榜樣(撒11-12)。在先知纳番前懺悔時,他誦出了聖詠第五十(五十一)篇,對於基督徒來說,這是懺悔的榜樣。

上帝啊,求你按照你的仁慈憐憫我,依你豐厚的慈愛,消滅我的罪惡。求你把我的過犯洗盡,求你把我的罪惡除淨,因為我認清了我的過犯,我的罪惡常在我的眼前。我得罪了你,惟獨得罪了你,因為我作了你視為惡的事;因此,在你的判決上,顯出你的公義,在你的斷案上,顯出你的正直。誠然,我自出世便染上了罪惡,我的母親在罪惡中孕育了我。你既然喜愛那出自內心的誠實,求在我心的深處教我認識智慧。求你以牛膝草灑我,使我皎潔,求你洗滌我,使我比雪還要白。求你賜我聽見快慰和喜樂,使我粉碎的骨骸重新歡躍。求你掩面別看我的罪過,求你除掉我的一切罪惡。上帝,求你給我再造一顆純潔的心,求你使我心重獲堅固的精神。求你不要從你的面前把我拋棄,不要從我身上將你的聖靈收回。求你使我重獲你救恩的喜樂,求你以慷慨的精神來扶持我。我要給惡人教導你的道路,罪人們都要回頭,向你奔赴。上帝,我的救主,求你免我血債,我的舌頭必要歌頌你的慈愛。我主,求你開啟我的口唇,我要親口宣揚你的光榮。因為你既然不喜悅祭獻,我獻全燔祭,你也不喜歡。上帝,我的祭獻就是這痛悔的精神,上帝,你不輕看痛悔和謙卑的赤心。上主,求你以慈愛恩待熙雍,求你重修耶路撒冷城。那時你必悅納合法之祭,犧牲和全燔祭獻;那時,人們也必要把牛犢奉獻於你的祭壇。

牛膝草是一種特別的草,在祭祀的時候用它沾水滌灑。當耶路撒冷的城垣(新耶路撒冷——作者注)重修時,那時你就會接受正義的祭獻(基督——作者注)。

 

抵抗邪惡進攻的禱文

我們知道基督徒是天國君王的戰士,我們戰鬥不是對抗血和肉,而是對抗率領者,對抗掌權者,對抗這黑暗世界的霸主,對抗天界裏邪惡的鬼神(弗6:12)。我們最主要的武器是祈禱和尊貴的十字聖號。對抗惡魔最常見的祈禱是聖詠第九十篇(九十一篇)。它讓我們明白,我們應該寄望於上帝。但並不是說念、寫甚至帶著這篇禱文就會得救,因為當撒旦試探基督的時候,也引用了這篇聖詠(瑪4:6)。只有造物主自己可以保護我們免於人類古老仇敵的攻擊,只要我們像這篇聖詠所講,無時無刻努力生活在祂的保護之下。

你這在至高者護佑下居住的人,你這在全能者蔭庇下居住的人,請向上主說:「我的避難所,我的碉堡,我的上帝。我向你投靠。」祂必救你脫離獵戶的羅網,祂必救你脫免害人的瘟疫。祂以自己的羽毛掩護你,又叫你往祂的翼下逃避:他的忠信是盾牌和鎧衣。你不必怕黑夜驚人的顫慄,也不必怕白天亂飛的劍矢,黑暗中流行的瘟疫,正午毒害人的癘疾。在你身旁雖倒斃一千,在你右邊雖跌撲一萬,疫疾卻到不了你身邊。然而你親眼要觀臨,要見到惡人的報應。你既知道上主是你的避難所,你就該以至高者為你的碉堡;災殃不會走近你的身邊,禍患也不臨近你的帳幔。因為祂必為你委派自己的天使,在你行走的每條道路上保護你。他們把你托在自己的手掌,不使你的腳在石頭上碰傷。你可經過在獅子和毒蛇身上。上主說:「因為他依戀我,我必拯救他,他承認我的名,我必保護他。他若呼求我,我必應允他,他若有困苦,我必偕同他。我必要使他得享長壽,必讓他看到我的救贖。」

 

向聖母的禱文

除了對上帝的祈禱詞外,還有對誕神女永貞瑪利亞的祈禱詞。這一祈禱實踐是基於聖母自己的話語(路1:48),也正是應她的請求,主在加里肋亞的加納施行了第一個神跡(若2:1-11)。

向聖母的禱文中最重要的禱文是天使加俾額爾在報喜時所宣,他向誕神女宣告她將誕生救世主基督(路1:28),這一禱文還加入了依撒伯爾的歡呼(路1:42-43)。

聖母讚歌

慶哉,童貞誕神女,滿聖寵者瑪利亞;主與你同在。你在眾女子中受讚頌,你胎之果並受讚頌,因你誕生了我們靈魂的救主。

先知達尼爾在天使加俾額爾的尊威前撲倒在地(達8:15-19),但當天使得見童貞女瑪麗亞神聖的榮耀時,他歌頌到:「慶哉,滿聖寵者!」(路1:28)

瑪利亞因主而感到歡欣鼓舞(詠39/40:17),因為她一直在尋找祂。在《聖經》中只有她一人被稱為滿聖寵者,因為她充滿了上帝的力量與神聖。她相比其他的受造物,在更大程度上被上帝之光所穿透——因她與她胎中的上帝擁有直接的交流。天使加俾額爾為此作證,高呼到:「主與你同在」。《聖經》的話在瑪利亞身上實現了:「你們務要在上主面前自謙自卑,祂必要舉揚你們」(雅4:10)。如此,主證明祂最初造的人,是可以擁抱上帝,和上帝結合的,惡並不是我們的內在本性。

你在眾女子中受讚頌(路1:28)——天使和依撒伯爾都這樣讚頌到(路1:42)。就像雅厄耳用計殺掉邪惡的息色辣一樣,瑪利亞也戰勝了人類自古以來的敵人。前者用錘子和刺在敵人睡覺時消滅了敵人,後者則因著她謙卑的應承消滅了魔鬼,這一應承開啟了諸天,將大能的上帝帶到我們身邊,祂摧毀了死亡的權柄。

你胎之果並受讚頌——我們重複依撒伯爾的話,因為上帝在瑪利亞的胎中穿上了人的本性。只有唯一的上帝當受讚頌,因為關於世界的一切聖善的設想都來自於祂。因此《聖經》應許,那些守護與上帝的盟約並履行祂誡命的人所生之後裔也會蒙受祝福(申28:4)。誕神女是律法的履行者,所以當受讚頌。

上帝在這裡被稱為「你胎之果」,「因為基督的受孕未有男人參與。其他小孩都是經父而生,基督卻只是誕神女母胎之果,因為只有她一人承載了上帝」(保加利亞的聖德奧菲拉克特《路加福音注解》)。

最後講的是主誕生的目的:「誕生了我們靈魂的救主」。因為只有造物主能帶領我們不滅的靈魂衝出罪孽的腐朽和永恆的滅亡。只有祂能賜予我們肉身復活的機會。因著祂的復活,這種恩典才成為可能。

聖母弗坐詞讚詞

最受基督徒喜愛的聖母禱文之一是聖母領報節的副讚詞。聖母弗坐詞也正是以這一禱文為開端的。

祈禱詞本身是在極為悲慘的情況下出现的。公元626年,波斯人和斯拉夫人包圍了君士坦丁堡,拯救正教帝國的首都幾乎是不可能的。拯救城市的責任由牧首謝爾蓋承擔了起來,他召集基督徒到弗拉海爾教堂進行徹夜祈禱。基督徒祈求上帝藉著至聖誕神女的祈禱保衛城池。早上,牧首將至潔誕神女的腰帶浸到海裡,頓時就起了風浪,敵人的船隊因此被摧毀,城市由此獲救。牧首因此寫了這首讚詞以感激誕神女施予的解救:

榮勝的統帥——誕神女,我們,你的僕役,由苦難中獲救者,向你獻上凱旋和感謝的頌歌;擁有無敵之權能者,請解救我們脫離一切危厄,俾能向你歡呼:慶哉,永貞之淨配。

我們稱聖母為「榮勝的統帥」,因為她作為天上的君后,雷霆般地懲罰了欺壓基督徒的人,保護通過基督而成為她孩子的人。她摧毀魔鬼的詭計,拯救那些于危難中呼求她幫助的人。念這篇祈禱詞而從暴力和死亡中被拯救出來的事例為數眾多。她具有的權柄是無法超越的,因它來自於造物主。我們稱誕神女為永貞童女,因為她與男人沒有接觸。她的永貞是普世最偉大的點綴和榮耀。

讚詞「稱你為有福

稱你為有福,確實是理所當然的,永遠蒙福,至潔無玷的誕神女,我眾之上帝之母。你的尊容超越了赫儒文,你的榮耀遠逾於塞拉芬,你無瑕地誕生了上帝聖言,真正的誕神女呀!我們頌揚你。

這首讚詞是基督徒的至愛,它有著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它的第二部分「你的尊容超越了赫儒文……」由瑪尤穆的聖科斯瑪寫於7世紀,最初是聖週五聖頌典的首節。西元999年,天使加俾額爾顯現給阿托斯山的一位修士,那時他正在唱誦早晨的課誦。天使以一個普通的修士形象現身。當他們一起唱起「你的尊容……」時,天使說應該加上「稱你為有福,確實是理所當然的……」。修士非常喜歡這首讚詞,就請求天使寫下來。但房間裡沒有找到紙筆,所以天使就用手指在石頭上寫下了禱文,石頭變得就像蠟一樣軟。從那時起,這首讚詞就不僅在高天深處吟唱,也在各教堂中頌唱。人們首次唱誦這篇禱文時所面對的聖像也成了顯行靈跡的聖像。

「稱你為有福,確實是理所當然的」意思是對瑪麗亞的榮耀是符合真理的,而不是某人主觀意志的結果。「永遠蒙福」——因為聖母有份於主的永恆福樂,就像基督所言,喜樂永遠也不離開她。「至聖無玷」——因她的神聖超越了所有受造物的聖潔,因聖靈以自己的降臨潔淨了她。「你的尊容超越了赫儒文(最高品級的靈體之一,擁有完滿的智慧;則1),你的榮耀遠逾於塞拉芬(最高品級的天使之一,燃燒著對上帝的愛;依6)」——因她對耶穌來說不僅僅是奴婢,更是母親,所以加俾額爾稱她「滿聖寵者」。「你無瑕地誕生了上帝聖言」——瑪麗亞在肉身內誕生了聖父永恆的聖言,真實的上帝(若1:1-3)。並且她的誕生並未破壞她的童貞,腐朽並未觸碰到她的身體,所以她被稱為真正的誕神女。

 

向護守天使的祈禱

聖教會堅信,每個受洗的基督徒都擁有一位天國的庇護者,他保護信徒免於各種邪惡,並協助他行善。這位庇護者被稱為守護天使,我們向他尋求幫助。

神聖的天使,我苦惱靈魂和不幸生命的護守者,請勿遺棄我這罪人,勿因我的失節而遠離我。勿容狡詐的惡魔藉著我可朽肉軀的偏情而挾制我。請堅固我軟弱無力的雙手,引導我行走于得救之路。上帝所遣之聖天使,我可憐的靈魂和肉軀的守衛與保護者,請寬恕我一生中每天給你帶來的憂傷淩辱。如若昨夜我曾身陷任何罪孽,請護佑我今日不復再犯。保全我免於仇敵的種種誘惑,使我不因犯罪而招致上帝的義怒。請為我祈求主,願祂堅定我對祂的敬畏,使我成為堪當祂聖善恩賜的僕役。阿門。

向本名主保聖人的祈禱

我們在天上擁有庇護者,聖人,我們以他的名字命名,我們也應該仿效他的生活,他是我們最親密的保護者之一。這位聖人的紀念日是我們基督徒個人最主要的節日(命名日)。

中悅上帝的聖者(某名),請為我祈禱,我滿懷熱忱向你奔赴,並將自己欣然託付於你,因你是我靈魂迅捷的援助者和代禱者。阿門。